常建華:熔盛重工借力新政
2013-08-14 08:38:23 來源:江海明珠網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中國熔盛重工(位置 評論 新聞 招聘)近日發布公告稱,擬發行14億港元可轉債,總共募集資金將達到13.79億港元,該筆資金將用于運營資金和一般企業用途,尤其用于支持集團海洋工程(船型 船廠 買賣)業務的戰略發展,這將對公司帶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國家已經在關注航運業和造船業的困難情況,國務院已出臺《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從船舶工業的支持政策、實施保障等五個方面提出了總體要求,各部委一系列利好政策也即將出臺。這一消息對于正處在轉型升級中的我市船舶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劑強心針。作為我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熔盛重工敏銳地嗅到了這一利好,已經開始走上了借力新政,轉型發展的道路。
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副總裁常建華:“我們這次發債主要是面向海工產品的建造設備的改造,完善,保證我們企業能夠建造符合標準的高端的海工產品,做一些設施設備包括技術上的儲備。”他還表示這次可轉債券得以順利發行,也正是得益于國務院這一《方案》的出臺。
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副總裁常建華:“《方案》對船舶行業最大的好處,就是明確提出了在金融政策上給予大力的支持,同時要求金融機構對于骨干性的企業在金融融資、貸款給予大力的支持,并且也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措施,比如說像我們這個資金債券化的問題,融資債券化的問題,這樣通過多種渠道來解決目前船舶行業資金緊張的問題。”
國務院這一《方案》,不僅從金融政策上給予了大力的扶持,更在稅收政策、發展方向上進行了明確。盡管《方案》并沒有從細節上明確具體的優惠政策、扶持力度,但相關部委已經開始著手相關政策的制定。常建華認為,國家在這一時期出臺這樣一個扶持政策,應該說是及時的,更是必要的。意圖也很明顯,就是增強我國船舶工業的核心競爭力,而要實現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首先就是要促進船舶企業由大向強,由分散向集中的轉變。
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副總裁常建華:“中國的企業跟日韓比,我們的企業大概在3000家左右,我們的總量跟韓國是接近,但是韓國只有十幾家企業,也就是我們產業的集中度不夠,我們就很難有這些骨干的龍頭企業在研發自有知識產權的技術領域投入很多的資金人力和物力。所以國家從限制新增的產能,淘汰落后的產能,通過市場化的兼并重組,把更過的資源通過市場、行政的手段配置到這些有競爭力的企業中來,保證這些企業未來的競爭中能夠脫穎而出。”
而作為我國最大的民營造船企業,熔盛重工雖然成立的時間不長,但目前手持訂單仍居中國造船業前列。據如皋海事部門統計數據,截至今年7月底,江蘇熔盛重工有共計交付8艘船舶,總載重190.4萬噸,同比增長了8%。值得一提的是,這8艘船舶在很多關鍵設備和零部件方面都是采用熔盛自主研發的技術。不僅如此,為應對復雜的市場環境,熔盛重工已經開始重點關注油氣服務領域,采取追求高附加值產品的策略,目標以“海洋工程和綠色節能型產品”贏得下一輪發展。
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副總裁常建華:“我們努力進入國家的骨干企業名單,從去年實現的的產能來看,我們去年的產能在中國第三,所以我們應該是骨干龍頭企業,但是我們要想世界的優秀的企業的技術產品效率去看齊,這也是我們企業內部不斷強化管理工作,不斷提高運營質量,技術提升,效率提升,效益提升上,最終要實現我們企業未來的目標,我們企業未來的目標是船舶和海洋工程方面,逐步的相融合,在2015年海工產品的銷售收入要占到4成。同時我們也積極的研發高端的產品,比如LNG,大型第六代鉆井平臺(船型 船廠 買賣),我們過去成功交付的3000米深水鋪管起重船上,我們都有不俗的表現,我相信未來也將有好的業績。”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發行可轉債將為中國熔盛重工帶來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也顯示出資本市場對于中國熔盛重工的充分信任和支持。同時,大股東對此次可換股債券的付款責任進行擔保,也顯示出大股東對于公司的信心。